所長 王元玲
《每一天,都是心靈成長的練習》
人生 是體驗心理成長的旅程
當我們理解自己,就能擁抱生命的美好
從關係中,建立健康的界線與連結,學習「愛」的具體方法
我是王元玲,一位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致力於陪伴你走過心理成長的旅程。
在我的執業過程中,我專注於:
✔ 情感關係與伴侶心理諮商
✔ 婚姻與家庭關係諮商
✔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
✔ 父母教養諮詢與親子關係
擅長運用遊戲化(PLAY)手法,探索如何與自己對話, 如何理解關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建立心理韌性。
理解自己,就能找到心的力量。
接納自己, 整個世界都會為我們綻放。
心理師 江穎慧
心理學家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到,生理需求是最初始、也最重要的階段
而生命的維持與延續始於腹中發出的飢餓感
於是我們需要食物來補足能量、維持動能
但不知不覺間
我們對食物的需求變成內在的渴望、想要與應該
發展出既滿足又糾結的關係
企圖透過進食撫平心中對外在世界的傷痛與失落
連結過往被撫育的兒時溫暖經驗
陷入某種固定的進食方式而難以停止
江穎慧心理師曾帶領多次正念飲食覺知團體
亦有豐富的個別諮商與團體經驗
引導成員透過一步步的好奇、覺察及練習
脫出舊有的習慣與罪咎感
重新建立與食物的關係外
也透過食物溫柔的觀照自己
找到適合的生活平衡感
Podcast
1. 《慢讀漫談》從東京奧運談運動員的內在經驗
2. 《減重大小事》我都靠吃在發洩嗎?
3. 《減重大小事》深夜食堂:舌尖上的香與愁(上、下集)
心理師 黃姿菡
我是黃姿菡臨床心理師,擅長處理情緒困擾、壓力因應、人際議題、生涯規劃、神經心理訓練、物質成癮。目前擔任永和復康醫院臨床心理師,以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認知訓練、人際互動技巧訓練及親職教養為主。
關於親職教養,多年來的體悟是,「做為父母,與其說是教養,具體得說是反映自己與自我各方面的關係」,市面上許多的教養書籍,但是我們學會了知識,未必就能成為我們所想的人,不斷有意義的反思及自我探索,才能打開我們對內在世界的覺察,如實地認識自己是許多教養議題的解方,心理師是探索自我旅途中的陪伴者、引路人,而我們都在成為自己的旅途中成為獨特的自我。